yī
衣
guān
冠
衣冠
(1) 衣服和禮帽
(2) 服飾
(3) 指紳士,借指禮教、斯文
⒈ 衣和冠。古代士以上戴冠,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裝。
引《管子·形勢》:“言辭信,動作莊,衣冠正,則臣下肅?!?br/>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故所居堂弟子內(nèi),后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,至于漢二百餘年不絶?!?/span>
⒉ 泛指衣著,穿戴。
引唐牛僧孺《玄怪錄·元無有》:“未幾至堂中,有四人,衣冠皆異,相與談諧,吟詠甚暢?!?br/>明錢澄之《客祁門寓十王寺雜詠》:“頗羨村翁古,衣冠似漢年?!?br/>徐遲《入峽記》:“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樣愛清潔,而且總是衣冠端正的?!?/span>
⒊ 專指禮服。
引包天笑《釧影樓回憶錄·記青州府中學堂(二)》:“我穿了素服,沒有衣冠,有所不便?!?/span>
⒋ 代稱縉紳、士大夫。
引《漢書·杜欽傳》:“茂陵杜鄴與欽同姓字,俱以材能稱京師,故衣冠謂欽為‘盲杜子夏 ’以相別。”
顏師古注:“衣冠謂士大夫也?!?br/>唐李白《登金陵鳳凰臺》詩:“吳宮花草埋幽徑, 晉代衣冠成古丘。”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七:“高公見他説罷,曉得是衣冠中人,遭盜流落,深相憐憫?!?br/>高旭《元旦》詩:“劇憐肝膽存屠狗,失笑衣冠盡沐猴。”
⒌ 借指文明禮教。
引《宋史·胡銓傳》:“秦檜,大國之相也,反驅(qū)衣冠之俗,而為左衽之鄉(xiāng)。”
清俞正燮《癸巳類稿·誦佛經(jīng)說下》:“知大地之廣,則能敬佛;知圣王之道,行於衣冠文物之邦,則不為怪謬之謬,謂三教同源?!?/span>
⒍ 穿衣戴冠。
引漢劉向《說苑·修文》:“孔子見子桑伯子,子桑伯子不衣冠而處。弟子曰:‘夫子何為見此人乎?’曰:‘其質(zhì)美而無文,吾欲説而文之?!?br/>宋歐陽修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華原郡王,燕王子也,性好晝睡,每自旦酣寢,至暮始興,盥濯櫛漱,衣冠而出?!?br/>《花月痕》第五十回:“荷生衣冠升帳,中軍傳呼倭目一人進見?!?/span>
衣服和帽子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
or 微信
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