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ǔ
詛
chǔ
楚
wén
文
注音:ㄗㄨˇ ㄔㄨˇ ㄨㄣˊ
⒈ 秦國石刻。內(nèi)容為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,復其邊城,故后世稱“詛楚文”。據(jù)考證,約為秦惠文王和楚懷王時事。已發(fā)現(xiàn)三石:一為“巫咸”,一為“大沉厥湫”,一為“亞駝”, 宋時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出土。參閱郭沫若《詛楚文考釋》。
引宋歐陽修《集古錄跋尾·秦祀巫咸神文》:“右《秦祀巫咸神文》,今流俗謂之‘詛楚文’。其言首述秦穆公與楚成王事,遂及楚王熊相之罪?!?br/>亦省稱“詛楚”。 明何景明《觀石鼓歌》:“《之罘》《詛楚》幾埋沒,此石照耀垂千春?!?/span>
戰(zhàn)國秦昭襄王詛祝楚懷王的禱辭,凡三篇,其名為「巫咸文」、「大沉厥湫文」、「巫駝文」。內(nèi)容皆為戰(zhàn)國時代秦昭襄王在神明面前宣告楚懷王的罪行,請求神明降禍給他的文字。三石字數(shù)稍有參差,文句大抵相同。相傳于北宋間出土,但后人疑為偽托。
(1)(動)詛咒。
(2)(動)盟誓。
(1)(形)〈書〉痛苦:苦~。
(2)(名)牡荊;落葉灌木;開青色或紫色的穗狀小花;鮮葉供藥用。
(3)古國名。在今湖南;湖北一帶;戰(zhàn)國七雄之一:~國。
(4)姓。
(1)(名)文字;記錄語言的符號:中~。
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(4)(名)指社會發(fā)展到較高階段表現(xiàn)出來的狀態(tài):~化|~明|~物。
(5)(名)舊時指禮節(jié)儀式:虛~|繁~縟節(jié)。
(6)(名)非軍事的(跟‘武’相對):~職|~武雙全。
(7)(名)古時稱在身上、臉上刺畫花紋或字:~身|~了雙頰。
(8)(舊讀wèn)掩飾:~過飾非。
(9)(名)關(guān)于讀書人的:~人。
(10)(名)姓。
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現(xiàn)象:天~|水~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
or 微信
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