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á
雜
jì
記
注音:ㄗㄚˊ ㄐ一ˋ
雜記
(1) 記載雜項的筆記;零碎的筆記
(2) 寫風(fēng)景、瑣事、感想等的一種文體
⒈ 混雜記錄。
引《禮記·雜記》陸德明釋文引漢鄭玄曰:“雜記者,以其雜記諸侯及士之喪事。”
孫希旦集解:“此篇所記,有與《小記》相似者,有與《大記》相似者,又有非喪事而亦記之者,以其所記者雜,故曰《雜記》?!?/span>
⒉ 亦作“雜紀(jì)”。指正史以外的史料,其中包括記載異聞逸事等筆記。
引《舊唐書·經(jīng)籍志上》:“乙部為史,其類十有三……三曰雜史,以紀(jì)異體雜紀(jì)?!?br/>清章學(xué)誠《文史通義·修志十議》:“凡事屬瑣屑,而不可或遺者……當(dāng)於正傳之后,用雜著體,零星紀(jì)錄,或名外編,或名雜記,另成一體?!?br/>姚華《論文后編·目錄上》:“史傳之外,別有託傳,始東方朔 ;有行狀,始胡翰。碑誌雜記,皆其遺裔也?!?br/>魯迅《華蓋集·忽然想到(四)》:“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,指示著將來的命運(yùn)……但如看野史和雜記,可更容易了然了。”
⒊ 文體的一種。題材多樣,以記敘風(fēng)景、瑣事、感想為主。
引薛鳳昌《文體論·雜記體》:“雜記一體,所包甚廣。凡濬渠筑塘,以及祠宇亭臺,登山涉水,游讌觴詠,金石書畫古器物之考訂,宦情隱德,遺聞軼事之?dāng)⑹?,皆記也。或施之刻石,則近于碑記;或侈為考據(jù),又近于序跋;雖綜名為記,其體不一,是誠雜也。”
文體名。記載瑣事、器物、山水等雜事。
如:「生活雜記」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(fèi)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(fèi)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(fèi)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(fèi)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
or 微信
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(jìn)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(xì)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(hù)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