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án
連
shǐ
史
zhǐ
紙
注音:ㄌ一ㄢˊ ㄕˇ ㄓˇ
原稱連四紙、綿連四紙,后訛稱連史紙。產(chǎn)于江西、福建等省。原料用竹。紙質(zhì)細,色白,經(jīng)久不變。舊時,凡貴重書籍、碑帖、書畫、扇面等多用之。
⒈ 原稱連四紙、綿連四紙,后訛稱連史紙。產(chǎn)于江西、福建等省。原料用竹。紙質(zhì)細,色白,經(jīng)久不變。舊時,凡貴重書籍、碑帖、書畫、扇面等多用之。參閱元費著《箋紙譜》、 明宋應(yīng)星《天工開物·造皮紙》。
引葉圣陶《鄉(xiāng)里善人》:“魯太玄的《文集續(xù)編》在錢康侯六十三歲那一年刻成,由各大書莊發(fā)兌,連史紙,每部四冊,實洋十元。”
亦省作“連史”。 魯迅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所謂羅甸紙者,乃類乎連史之物?!?br/>胡祥翰《上海小志·文化》:“印造各書均用上等連史,蠅頭端楷,精雅絕倫?!?/span>
一種珍貴的書法用紙。原產(chǎn)于福建、江西二省。以嫩竹為原料而制成。色白,質(zhì)細,永無變色、變質(zhì)之虞。多用于印制貴重的書籍、碑帖、信箋、扇面等。本稱為「連四紙」,后訛稱為「連史紙」。
(1)(動)相連;連接。(副)連續(xù);接續(xù);繼續(xù)(表示前后沒有斷開)
(2)(動)相連;連接。(介)包括在內(nèi)
(3)(動)相連;連接。(名)軍隊的編制單位;由若干排組成。
(4)(動)相連;連接。(Lián)姓。
(5)(介)表示強調(diào)某一詞組(下文多有‘也;都’等跟它呼應(yīng));含有“甚而至于”之意:她臊得~脖子都紅了|你怎么~他也不認識。
(1)(名)歷史:~學(xué)。
(2)(名)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。
(3)姓。
(1)(名)紙張;寫字、繪畫、印刷、包裝等所用的東西;多用植物纖維制造。
(2)(量)書信、文件的張數(shù):一~公文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
or 微信
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