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én
文
xiàn
獻
文獻
(1) 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書籍
⒈ 有關(guān)典章制度的文字資料和多聞熟悉掌故的人。
引《論語·八佾》:“夏禮吾能言之, 杞不足徵也; 殷禮吾能言之, 宋不足徵也。文獻不足故也?!?br/>朱熹集注:“文,典籍也;獻,賢也?!?br/>宋陸游《謝徐君厚汪叔潛攜酒見訪》詩:“衣冠方南奔,文獻往往在?!?/span>
⒉ 專指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。
引元楊維楨《送僧歸日本》詩:“我欲東夷訪文獻,歸來中土校全經(jīng)?!?br/>清王士禛《香祖筆記》卷九:“余邑先輩,文獻無徵,每以為恨,故于羣書中遇邑人逸事逸文,輒掌録之?!?br/>魯迅《書信集·致曹白》:“不過這原是一點文獻,并非入門書?!?br/>徐遲《哥德巴赫猜想》:“由于這些研究員的堅持,數(shù)學(xué)研究所繼續(xù)訂購世界各國的文獻資料?!?/span>
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。《論語.八佾》:「夏禮吾能言之,杞不足征也;殷禮吾能言之,宋不足征也。文獻不足故也。」宋.朱熹.集注:「文,典籍也。獻,賢也?!购髮V妇邭v史價值的典籍資料。
(1)(名)文字;記錄語言的符號:中~。
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(4)(名)指社會發(fā)展到較高階段表現(xiàn)出來的狀態(tài):~化|~明|~物。
(5)(名)舊時指禮節(jié)儀式:虛~|繁~縟節(jié)。
(6)(名)非軍事的(跟‘武’相對):~職|~武雙全。
(7)(名)古時稱在身上、臉上刺畫花紋或字:~身|~了雙頰。
(8)(舊讀wèn)掩飾:~過飾非。
(9)(名)關(guān)于讀書人的:~人。
(10)(名)姓。
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現(xiàn)象:天~|水~。
(1)(動)把實物或意見等恭敬莊嚴(yán)地送給集體或尊敬的人:~寶|~策|借花~佛|~技|~計|~禮|~花。
(2)(動)表現(xiàn)給人看:~媚|~殷勤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
or 微信
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(xì)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