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擴(kuò)展至淮河下游一帶:吳鉤(古代吳地出產(chǎn)的一種彎刀,后泛指鋒利的刀劍)。吳越同舟(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(dāng)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)。
2. ?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:吳下阿蒙(喻原先學(xué)識粗淺的人)。
3. ?泛指中國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:吳語。吳牛喘月(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)。
4. ?姓。
動詞
(會意。從口,從矢。矢(
),象頭的動作。合起來表示晃著頭大聲說話。本義:大聲說話,喧嘩) 同本義不吳不敖,胡考之休?!对姟ぶ茼灐そz衣》。傳:“吳,嘩也?!?/p>
形容詞
〈方〉∶大 。如:吳魁(大而平的盾);吳榜(大棹,劃船工具。亦指船)
吳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畫:7畫,部外筆畫:4畫
俗吳字?!秴侵尽ぱC傳》無口爲(wèi)天,有口爲(wèi)吳?!墩滞ā反私枳中螤?wèi)諧語,非吳字本義?!墩崱穮亲衷]亦作吳,非。(吳)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午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訛胡切,
音吾。國名?!妒酚洝翘兰摇诽记G蠻,自號句吳?!对]》宋衷曰:句吳,太伯始所居地名?!肚皾h·地理志》會稽郡秦置,高帝六年?duì)?wèi)荊國,十二年,更名吳。亦縣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會稽郡吳縣。
又《說文》郡也?!夺釢h·郡國志》吳郡,順帝分會稽置。《韻會》吳郡、吳興、丹陽爲(wèi)三吳?!墩滞ā匪?jīng)以吳興、吳郡、會稽爲(wèi)三吳。指掌圖以蘇、常、湖爲(wèi)三吳,其說不同。
又《齊語》西服?沙西吳?!对]》雍州之地。
又天吳,水神也?!豆薄ど胶=?jīng)贊》八頭十尾,人面虎身。龍據(jù)兩川,威無不震。
又《說文》姓也?!稄V韻》太伯之後,因以命氏。
又《方言》大也。《說文》大言也。《詩·周頌》不吳不敖?!秱鳌穮牵溡?。
又《魯頌》不吳不揚(yáng)?!墩f文註》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。今寫詩者,攺吳作?,又音乎化切,其謬甚矣?!夺屛摹穮?,舊如字。何承天云:從口下大,故魚之大口者名?,胡化反,此音恐驚俗也。按《說文》《釋文》俱云吳作?讀,非。而《玉篇》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諸書,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,惟正韻收吳入禡韻,詩朱註亦作去聲讀。未知孰是,存以備考。
又《集韻》元俱切,音愚。虞古作吳。註詳虍部七畫?!夺屆穮牵菀?。太伯讓位而不就,歸封于此,虞其志也。
又與娛通。《詩·周頌》不吳不敖。《疏》正義曰:人自娛樂,必讙譁爲(wèi)聲。故以娛爲(wèi)譁也。定本娛作吳。
吳【卷十】【夨部】
姓也。亦郡也。一曰吳,大言也。從夨口。,古文如此。五乎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大言,故夨口以出聲。《詩》曰:不吳不揚(yáng)。今寫《詩》者改吳作?。又音乎化切。其謬甚矣?!?〖注〗
,亦古文吳。文四重一
(吳)大言也。大言之上各本有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八字。乃妄人所增。今刪正。檢韻會本正如是。周頌絲衣、魯頌泮水皆曰不吳。傳箋背云吳、譁也。言部曰。譁者、讙也。然則大言卽謂譁也??讻_遠(yuǎn)詩正義作不娛。史記孝武本紀(jì)作不虞。皆叚借字。大言者、吳字之本義也。引伸之爲(wèi)凡大之偁。方言曰。吳、大也。九章。齊吳榜以擊汏。王注。齊舉大櫂。從夨口。大言非正理也。故從夨口。五乎切。五部。何承天改吳作?。音胡化反。其繆甚矣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(diǎn)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(fèi)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(diǎn)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(fèi)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(fèi)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(fèi)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
or 微信
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(jìn)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(xì)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(hù)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