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動)保衛(wèi);防御:~衛(wèi)|~御。
動詞
(1) (古字作“捍”,后作“捍”。形聲。從手,旱聲。本義:抵御;保衛(wèi))同本義
捍,以手捍,又衛(wèi)也。——《廣韻》
親帥捍之?!蹲髠鳌の墓辍?/p>
此公侯之所以捍城其民也?!蹲髠鳌こ晒辍?/p>
而設(shè)以國為王捍秦?!稇?zhàn)國策·西周策》
若手足之捍頭目。——《漢書·刑法志》
能捍大患則祀之。——《禮記·祭法》
守一城,捍天下。——韓愈《張中函傳后敘》
(2) 又如:捍塞(防堵,阻塞);捍難(抵御外侮);捍遏(以武力阻隔);捍城(護衛(wèi)城池);捍救(捍衛(wèi);救援);捍護(防衛(wèi);護衛(wèi));捍屏(捍蔽。屏藩)
名詞
古代射者左臂所著的皮制袖套 。如:鎧捍(鎧甲與皮袖套)
形容詞
(1) 通“悍”。勇猛;強悍
彼近吾死而我不聽,我則悍矣,彼何罪焉!——《莊子·大宗師》
無銜橛而御捍馬也?!尔}鐵論·刑德》
(2) 又如:捍馬(兇悍的烈馬)“捍”
捍【卯集中】【手部】 康熙筆畫:11畫,部外筆畫:7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侯幹切,同捍。《禮·祭法》能捍大患則祀之。
又《禮·內(nèi)則》右佩玦捍?!对]》捍謂拾也,言可以捍弦也。
又《史記·貨殖傳》燕與趙代俗相類,而民雕捍少慮。《註》言如雕性之捷捍也。
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下赧切,音僩。捍摌,搖動也。
又止也。
又《集韻》戸版切,患上聲。義同。
捍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
忮也。從手干聲。侯旰切
(捍)忮也。忮當作枝。枝持字古書用枝、亦用支。許之字例則當作榰。許之榰柱、他書之搘拄也。攴部?下云。止也。捍義當略同。忮訓很、非其義。周南干城傳曰。干、捍也。左傳亦以捍城其民釋干城。孫炎以自蔽捍釋爾雅捍字。許盾下云。所以捍身蔽目。然則捍字之訓可定矣。廣韻捍下曰。以手捍。又衞也。玉篇亦曰。捍、衞也。字亦作捍。祭法。能禦大災。能捍大患。則祀之。魯語作捍。從手。干聲。矦旰切。十四部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
or 微信
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