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“涇”。
涇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畫:11畫,部外筆畫:7畫
《唐韻》古靈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堅靈切,音經(jīng)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出安定涇陽開頭山?!稌び碡暋窙軐傥紱I?!吨芏Y·夏官·職方氏》雍州,其川涇汭。
又丹陽有涇水?!肚皾h·地理志註》涇水,出蕪湖。
又交趾有涇水?!端?jīng)注》涇水,出龍編縣高山。
又通也?!肚f子·秋水篇》涇流之大。《註》涇,通也。謂通流也。
又州名。《韻會》漢武分安定郡,元魏攺涇州。
又縣名。涇陽縣,屬西安府,本秦縣。涇縣,屬寧國府。本唐猷州。見《廣輿記》。
又《集韻》棄挺切,音謦。泉也。
又古定切,音徑。涇涏,直流也。
涇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水。出安定涇陽幵頭山,東南入渭。雝州之川也。從水巠聲。古靈切
(涇)涇水。出安定涇陽幵頭山。東南入渭。禹貢雍州曰。涇屬渭汭。周禮職方氏曰。雍州、其川涇。前志曰。安定郡涇陽、幵頭山在西。禹貢涇水所出。東南至陽陵入渭。過郡三。行千六十里。雍州川。陽陵屬左馮翊。過郡三者、安定扶風(fēng)馮翊也。今甘肅平?jīng)龈焦經(jīng)隹h府西南有故涇陽城、漢縣也。幵頭山亦作筓頭山。始皇紀(jì)作雞頭山。在今平?jīng)龈髂纤氖?。今涇水出山之涇谷。?jīng)涇州。又經(jīng)陝西邠州長武縣。至西安府高陵縣西南二十里入渭。曰涇口。大致東南流也。涇濁渭淸。故詩曰涇以渭濁。涇水漑田之利。自秦漢鄭國白公而後。迄於唐宋元明。皆修傷白渠。雝州之川也。周禮職方氏文。班氏述地理志曰。采獲舊聞。考跡詩書。推表山川。以綴禹貢、周官、春秋。故每言禹貢某山。禹貢某水。某州川。某州浸。許意略同。從水。巠聲。古靈切。十一部。按爾雅直波爲(wèi)俓。釋名作直波曰涇。云涇、徑也。言如道徑也。莊子。涇流之大。司馬彪云。涇、通也。大雅。鳧鷖在涇。鄭箋曰。涇、水中也。與下章沙訓(xùn)水旁爲(wèi)反對。謂水中流徑直、孤往之波也。今蘇州嘉興溝瀆曰某涇、某涇。亦謂其可徑通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
or 微信
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(jìn)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(xì)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(hù)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