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ēng
風
gǔ
骨
風骨
(1) 頑強的風度、氣質(zhì)
(2) 寫字、作畫或作文的風格有個性、有力量
⒈ 指人的品格,性格。
引《晉書·赫連勃勃載記論》:“然其器識高爽,風骨魁奇, 姚興覩之而醉心, 宋祖聞之而動色?!?br/>宋王禹偁《右衛(wèi)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》:“以公名家子,又后唐之出也,且風骨俊秀,異乎諸孤?!?br/>胡先驌《詩別蕭叔絅燕京》:“蕭郎二十風骨奇,嶄然頭角何嶷嶷?!?/span>
⒉ 指剛正的氣概。
引《北齊書·武成十二王傳論》:“文襄諸子,咸有風骨。”
清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十一:“文恭少年渾涵端重, 文達正當以風骨勖之,何反慮其過剛?殊不可解?!?br/>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<蓮蓬人>詩》:“掃除膩粉呈風骨,褪卻紅衣學淡妝?!?/span>
⒊ 古典文藝理論術(shù)語。
引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風骨》:“是以怡悵述情,必始乎風;沉吟鋪辭,莫先於骨。故辭之待骨,如體之樹??;情之含風,猶形之包氣。結(jié)言端直,則文骨成焉;意氣駿爽,則文風清焉。”
⒋ 意謂端直的言辭和駿爽的意氣統(tǒng)一結(jié)合為詩文的“風骨”。
引唐陳子昂《<修竹篇>序》:“漢魏風骨, 晉宋莫傳?!?/span>
⒌ 指文學作品剛健遒勁的格調(diào)。
引宋孔平仲《續(xù)世說·品藻》:“許景先之文,如豐肌膩理,雖穠華可愛而微少風骨?!?br/>清錢泳《履園叢話·譚詩總論》:“唐人五古凡數(shù)變,約而舉之,奪魏晉之風骨,換梁陳之俳優(yōu)。”
⒍ 指詩文書畫的風格。
引《魏書·祖瑩傳》:“文章須自出機杼,成一家風骨。”
南朝齊謝赫《古畫品錄·曹不興》:“觀其風骨,名豈虛成?!?br/>《法書要錄》卷六引唐竇臮《述書賦下》:“開元應(yīng)乾,神武聰明,風骨巨麗,碑版崢嶸?!?/span>
堅強不屈的性格。
1. ?空氣流動的現(xiàn)象。氣象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:風向。風速。風級。風險。風波(喻糾紛或亂子)。風雨如磐(a.指風雨不斷,天色黑暗,給人以重壓的感覺;b.喻社會黑暗或境地艱難)。風花雪月(喻堆砌詞藻,內(nèi)容貧乏的的詩文)。
2. ?像風那樣迅速、普遍的:風潮。風靡一時。風馳電掣。
3. ?社會上長期形成的禮節(jié)、習俗:風氣。風習。風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風尚(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)。
4. ?消息,傳聞:風傳(
)(傳聞)。聞風而動。5. ?表現(xiàn)在外的景象、態(tài)度、舉止:風景。風度。風格(a.氣度,作風;b.文藝作品表現(xiàn)出的思想、藝術(shù)特色)。風骨(a.剛強的氣概;b.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)。風致。風采(a.人美好的禮儀舉止,亦作“豐采”;b.文采;c.舊時指某些官吏的剛正風格)。風騷(a.指舉止輕佻,如“賣弄風風”,一般指婦女;b.中國的《詩經(jīng)》和《楚辭》的并稱)。
6. ?指民歌、歌謠:國風(《詩經(jīng)》中古代十五國的民歌)。采風。
7. ?中醫(yī)學指某些疾?。猴L癱。風濕。
8. ?姓。
1. 人和脊椎動物體內(nèi)支持身體、保護內(nèi)臟的堅硬組織:骨頭。骨骼(全身骨頭的總稱)。骨節(jié)。骨肉(a.指最親近的有血統(tǒng)關(guān)系的人,亦稱“骨血”;b.喻緊密相連,不可分割的關(guān)系)。骨干(gàn)。
2. 像骨的東西(指支撐物體的骨架):傘骨。扇骨。
3. 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:骨力(a.雄健的筆力;b.剛強不屈的氣概)。風骨(古典文藝理論術(shù)語,指文章的藝術(shù)風格,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)。
4. 指人的品質(zhì)、氣概:俠骨。骨氣。
1. 〔骨朵兒(duor )〕尚未開放的花朵。
2. 〔骨碌〕滾動(“碌”讀輕聲)。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①群][收費]
綜合技術(shù)交流:點擊加入--> [SO JSON官方交流②群][免費]
要求:不能發(fā)廣告、暴力、政治、付費教程,違者直接踢出。
備注:入群費用5元,沒有QQ錢包,可以先支付寶
or 微信
掃碼支付5元贊助后,我拉您進去。QQ聯(lián)系我。
掃碼贊助:贊助二維碼。
技術(shù)交流QQ群:①群259217951,②群166848545
站長郵箱:so@sojson.com
對頁面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和建議,請聯(lián)系我們。
所有贊助/開支都講公開明細,用于網(wǎng)站維護:贊助名單查看
正在加載... ...